臂,而不是为了制作弓弦!

早期的游牧民族他们也是使用牛筋来制弦,不过后来都放弃了这种材料,改用丝麻复合的弓弦,耐用且强度更高。

反正这两样东西,只要运到南方,不愁没有市场!

这一切,梁川都不晓得。

次仁长老与叶凡的协议达成得非常地快,非常地顺利。

这一次叶凡随便开价,次仁全部都应了下来。

再讲价已经没有意义。

在这一场买卖当中,叶凡才是占据主动权的那位,诚如叶凡自己所说,他们玛儿墩不要这桩买卖,高原上还有大把的人要做。皮货与牛筋这两样东西吐蕃多得跟米一样,哪一个部落不是堆积成山,时间到了只会被蛀虫蚀坏,最后的归宿不是烧掉就是抛弃掉,与其这样,还不如卖了赚钱!

次仁只期盼,在这场合作中,他们玛儿墩会从此站起来,他们已经被吐蕃边缘化太久。澜沧江往西的部落许多都不待见他们玛儿墩,只想当他们是盐贩,他们也想有一天,到大昭寺去讲经,这样的前提,就是要有足够的实力!

路只能一步步走下去!

先将局面打开,将来方能破局!

三千斤的粉盐,其他的全部由皮货与牛筋装满整个商队。

两者的价格相互抵消,叶凡还赚了不少的钱!因为这些皮货与牛筋的价格相当的低,就跟白送的差不多,主要的成本就是粉盐的钱,这玩意实在是贵,天底下只有他们芒康有!

次仁收叶凡的茶叶与酒,再卖出自己的盐与皮货,最后还要倒拿不少钱给叶凡,等于是一趟赚了两次钱,还能再把自己的货包装满,这种买卖最划算不过!

不过次仁他也不必担心在这买卖当中亏钱,粉盐那是无本万利的东西,价格也???????????????是居高不下,虽然曲珍原来跟梁川有谈过合作,不过在次仁这里只字未提,双方也就默不作声,重新按照叶凡的方案走。

谁也没想到又新加进来叶凡这个大股东,一切只能说计划赶不上变化。

次仁得到的茶叶,不久就会在吐蕃市场上流通,玛儿墩是吐蕃的前哨站,门户位置,这茶叶的定价权也在他手上,叶凡从他这里赚走四倍的利润,他大可以从别的吐蕃人那里重新赚回来,只要其他的吐蕃人还

章节目录